当前位置:首页 > 爱游戏app官方最新版本

如何理解特朗普对加、墨、中的关税威胁

时间:2025-01-04 来源:爱游戏app官方最新版本/span>


  北京时间11月26日,特朗普在社会化媒体上发帖称将于上任总统首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25%关税,还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对此,我们理解如下:

  1、特朗普此次通过社会化媒体发声,或凸显其对外贸易政策路径的几个特点:一是特朗普延续“推特治国”(频繁通过社会化媒体公开发表政策观点)的风格,或加剧市场波动。二是由于特朗普偏好社会化媒体发言的风格,“贸易战”对市场冲击或提早来临(甚至早于其明年1月宣誓就职)。三是新一轮关税存在更快落地风险。四是客观而言从特朗普发言到政策实际落地之间仍存在比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若两国在毒品和移民问题上配合程度较高,该关税计划的实施弹性或较大。五是特朗普偏好用“关税大棒”处理问题,此次关税威胁或仅是一个开始。

  2、若明年1月特朗普上台以后真的兑现承诺,落地对加、墨+25%关税、对中国+10%关税,其对墨西哥、加拿大未来1年出口影响或达双位数(加拿大-22%,墨西哥-28.7%),冲击较大。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相对可控(-1.2%),但是间接拉动渠道(如通过墨西哥的转口贸易)或受冲击,实际影响可能大于估算。

  2025年,特朗普即将再度入主白宫,回顾其竞选纲领与选举承诺,“关税”是重要关键词。我们在此前已经通过多篇报告梳理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并分情景讨论分析特朗普2.0关税对中国出口可能有多大冲击,但2.0时期贸易政策究竟以何节奏、按何幅度落地仍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特开“特朗普贸易政策跟踪系列”,帮助读者及时、全面、准确地跟踪特朗普在贸易政策领域的新动向。

  一是特朗普延续“推特治国”的风格,或加剧市场波动。社会化媒体的即时性叠加特朗普发言的强烈个人风格,导致市场对其社会化媒体消息反应迅速,而且也加剧了政策预期波动的不确定性。近期数据分析来看,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11月最新读数(1496)已超越2018年、接近2019年最高点(1947)。

  二是“贸易战”对市场冲击似乎提早来临。虽然市场已形成特朗普2.0将再度掀起“贸易战”的共识预期,但由于特朗普偏好在社交媒体公开发言,新一轮“贸易战”对市场的冲击似乎提前来临,甚至早于其正式宣誓就职的1月20日。

  三是新一轮关税存在更快落地风险。就特朗普本次发言内容来看,似乎指向新一轮关税落地(上任总统首日)要远快于其上一任期(关税实际加征生效落地均在任职第二年)。

  四是客观而言从特朗普发言到政策实际落地之间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若两国在毒品和移民问题上配合程度较高,该关税计划的实施弹性或较大。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已有类似经历,比如2019年5月威胁对墨西哥加征关税最后中止。当下来看,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释放关税威胁后,已经与加、墨领导人进行对话,并且据他称谈话均卓有成效。

  五是特朗普偏好“关税大棒”,此次关税威胁或仅是一个开始。在特朗普眼中,关税似乎是个“万能药”,无论是非法移民、毒品滥用、贸易逆差,还是美元地位削弱,都可以用而且他也非常乐意用“关税大棒”来解决。此次他以移民和毒品问题作为筏子,威胁对加、墨加征25%关税,对中国额外加征10%关税,不代表未来不会以其他理由(比如贸易逆差、转口贸易)再对墨西哥、对中国加征更大幅度关税。

  第一、加征关税后,墨西哥、加拿大税率将超过中国。截至2024年9月,美国对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关税率平均仅有0.1%、0.3%,中国为10.4%。若按特朗普所言加征关税,则加拿大、墨西哥关税率分别升至25.1%、25.3%,超过中国关税率(20.4%)。

  第二、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占美国进口约4成,而美国占加拿大、墨西哥出口高达75%以上,占中国出口比例相对有限(14.6%)。

  第三、据估算,特朗普本次关税威胁或分别拖累明年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出口约-14.5%到-32.5%(中值-22%)、-18.9%到-38.8%(中值-28.7%)、-1%到-1.4%(中值-1.2%);按照各自出口占GDP比例,可得到对加、墨、中GDP冲击约(取中值)-7.9%、-9.5%、-0.2%。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对美国关税冲击中国出口幅度的估算中,“间接出口抵消效应”(61%)是关键假设变量之一,由于特朗普威胁对墨西哥+25%关税,间接出口抵消效应或遭遇负面冲击,假设其下降至约30%,则10%关税或影响明年中国出口约-1.8%到-2.6%(中值约2.2%),比前述估算(-1%到-1.4%)低0.8到1.2个百分点。

  最后、在品类方面,我们考虑加上额外税率后各类商品美国从加、墨、中进口价格与总进口价格的比价(<1表示三国出口仍具备相对价格优势),可以发现:

  ①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而言,额外加征25%关税以后,9成左右商品或将失去相对价格优势;对中国在现有301关税基础上再加10%以后,失去相对价格优势的商品约占6成。

  ②从HS两位编码分类级别来看(共97类),额外加征关税以后,各国出口或仍具相对价格优势或者失去相对价格优势、且具备一定规模(美国年进口额>10亿美元)的商品,详见正文。

  二、未来一周重要数据:12月2日公布美国ISM制造业PMI(11月)、12月6日公布美国非农就业报告(11月)。

  风险提示:估算关税威胁影响未考虑可能的关税豁免,关税实际如何落地仍具不确定性,关税对进口价格的冲击未考虑汇率变动的影响

  2025年,特朗普即将再度入主白宫,回顾其竞选纲领与选举承诺,“关税”是重要关键词。我们在此前已经通过多篇报告梳理回顾特朗普第一任期对外贸易政策的特征,并分情景讨论分析特朗普2.0关税对中国出口可能有多大冲击,但2.0时期贸易政策究竟以何节奏、按何幅度落地仍有不确定性,因此我们特开“特朗普贸易政策跟踪系列”,帮助读者及时、全面、准确地跟踪特朗普在贸易政策领域的新动向。

  北京时间11月26日上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Truth Social)上宣布,将于上任总统首日(2025年1月20日)对墨西哥和加拿大进入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25%关税,还将对中国商品额外征收10%的关税。

  一是特朗普延续“推特治国”的风格,或加剧市场波动。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就偏好通过社交媒体公开发表政策观点,比如2019年5月,特朗普发布Twitter表示将上调中国2000亿进口商品关税率。社交媒体的即时性叠加特朗普发言的强烈个人风格,导致市场对其社交媒体消息反应迅速,而且也加剧了政策预期波动的不确定性。近期数据来看,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飙升,11月最新读数(1496)已经超过2018年、接近2019年最高点(1947)。而上一轮贸易战初期(2018下半年),VIX指数飙升,反映市场波动剧烈。

  二是“贸易战”对市场冲击似乎提早来临。虽然市场已形成特朗普2.0将再度掀起“贸易战”的共识预期,但由于特朗普偏好在社会化媒体公开发言,新一轮“贸易战”对市场的冲击似乎提前来临,甚至早于其正式宣誓就职的1月20日。本次消息一出,美元指数应声大涨,加元、墨西哥比索、离岸人民币承压。该消息公布后大约一小时内,美元指数上涨约0.6%,加元对美元贬约1%,墨西哥比索对美元贬约1.6%,离岸人民币对美元贬约0.3%触及周内高点7.27。

  三是新一轮关税存在更快落地风险。就特朗普本次发言内容来看,似乎指向新一轮关税落地要远快于其上一任期。特朗普本次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将于“上任总统首日即签署必要的行政令”以加征关税,而其第一任期(2017-2020),关税实际加征生效落地均在任职第二年(2018)。

  四是,客观而言从特朗普发言到政策实际落地之间仍存在比较大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加拿大、墨西哥的关税,若两国在毒品和移民问题上配合程度较高,该关税计划的实施弹性或较大。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已有类似经历,比如2019年5月30日,特朗普发推称自6月10日开始,美国将对所有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5%的关税,且关税率将逐步增加,直到非法移民问题解决为止。但随后于2019年6月8日,特朗普再度发推称与墨西哥达成协议,前述关税计划无限期中止。

  当下来看,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平台上释放关税威胁后,已经与加、墨领导人进行对话,并且据他称谈线日特朗普发言将对墨西哥、加拿大加征25%关税(理由是非法移民和毒品问题)的两天后(北京时间11月28日上午),特朗普就在Truth Social上发言称与墨西哥总统进行了电话交谈,表示墨西哥总统同意阻止移民涌入美国,并宣称这是一次卓有成效的谈线日上午,特朗普又在Truth Social上发言称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进行了一次非常富有成效的会谈。

  五是特朗普偏好“关税大棒”,此次关税威胁或仅是一个开始。从特朗普本次关税威胁出发,并结合其在Truth Social上最新发言来看(他要求金砖国家承诺不会创造新的金砖国家货币,也不会支持用其他货币取代美元,否则将加征100%关税),在特朗普眼中,关税似乎是个“万能药”,无论是非法移民、毒品滥用、贸易逆差,还是美元地位削弱,都可以用而且他也非常乐意用“关税大棒”来解决。此次他以移民和毒品问题作为筏子,威胁对加、墨加征25%关税,对中国额外加征10%关税,不代表未来不会以其他理由(比如贸易逆差、转口贸易)再对墨西哥、对中国加征更大幅度关税。

  基本结论是,特朗普的关税威胁对墨西哥、加拿大未来1年出口影响或达双位数,冲击较大。对于中国出口的影响相对可控,但是间接拉动渠道(如通过墨西哥的转口贸易)或受冲击。注意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加征一定的关税后,墨西哥、加拿大税率将超过中国。从美国现有关税来看,截至2024年9月,加拿大、墨西哥进口关税率平均仅有0.1%、0.3%,中国为10.4%。若按特朗普所言对加、墨+25%关税,对中国+10%关税,则加拿大、墨西哥关税率分别升至25.1%、25.3%,超过中国关税率(20.4%)。

  第二、中国、加拿大、墨西哥占美国进口约4成,而美国占加拿大、墨西哥出口高达75%以上,占中国出口比例相对有限(14.6%)。截至2024年9月,美国进口中,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合计占比达41.8%;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出口中,美国占比分别约为76.2%、83.2%、14.6%。

  第三、据估算,特朗普本次关税威胁或分别拖累明年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出口约-14.5%到-32.5%(中值-22%)、-18.9%到-38.8%(中值-28.7%)、-1%到-1.4%(中值-1.2%);按照各自出口占GDP比例,可得到对加、墨、中GDP冲击约(取中值)-7.9%、-9.5%、-0.2%。加拿大、墨西哥估算见图7,中国估算参见《【华创宏观】2018关税复盘与2025前景推演:特朗普新关税主张对出口影响几何?——出口扫描系列·复盘篇》。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在我们对美国关税冲击中国出口幅度的估算中,“间接出口抵消效应”(61%)是关键假设变量之一,由于特朗普威胁对墨西哥+25%关税,间接出口抵消效应或遭遇负面冲击,假设其下降至约30%,则10%关税或影响明年中国出口约-1.8%到-2.6%(中值约2.2%),比前述估算(-1%到-1.4%)低0.8到1.2个百分点。

  最后、在品类方面,我们考虑加上额外税率后各类商品美国从加、墨、中进口价格与总进口价格的比价(<1表示三国出口仍具备相对价格优势),可以发现:

  ①对于加拿大和墨西哥而言,额外加征25%关税以后,9成左右商品或将失去相对价格优势;对中国在现有301关税基础上再加10%以后,失去相对价格优势的商品约占6成。利用美国HS十位编码商品分类级别进口单位价值数据,分别计算加拿大、墨西哥、中国额外加征一定的关税以后的进口价格比价,统计比价<1的品类的美国进口金额(2023年数据),分别占美国从加、墨、中2023年进口总额约6.5%、10.2%、41.3%。

  ②从HS两位编码分类级别来看(共97类),额外加征一定的关税以后,各国出口或仍具相对价格上的优势或者失去相对价格上的优势、且具备一定规模(美国年进口额>10亿美元)的商品分别是:

  加拿大:或仍具价格相对优势的主要集中在动植物产品和食品饮料,包括有机化学品,珍珠、贵金属及其制品、仿首饰,活动物,杂项食品,药品,武器、弹药及其零附件,石料、石膏、水泥等,饮料、酒及醋,动植物油脂。或失去相对价格上的优势的主要包括铜及其制品,杂项化学产品,肥料,矿物燃料,木及其制品,铝及其制品,车辆及其零附件。

  墨西哥:或仍具价格相对优势的主要包括珍珠、贵金属及制品,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活动物,航空器、航天器及其零件,石料、石膏、水泥等,杂项化学产品,洗涤剂、润滑剂、人造蜡、塑型膏等,橡胶及其制品,精油及香膏;及化妆盥洗品,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或失去相对价格上的优势的主要包括车辆及其零件、附件,食用蔬菜、根及块茎,矿物燃料,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家具;寝具、软坐垫等。

  中国:多数中国出口具备一定规模的品类或均能维持相对价格上的优势,其中优势格外突出的主要包括有机化学品,光学、照相、医疗等设备及零附件,书籍、报纸等印刷品,车辆及其零件、附件等。而可能导致中国出口失去相对价格优势的则主要包括杂项制品,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已有301关税已经导致中国出口失去相对价格上的优势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品类上,包括玩具、游戏或运动用品及其零附件,羽毛、羽绒及其制品;人造花;人发制品,陶瓷产品,铝及其制品。

  美国:地产销售与房价涨幅、实际个人消费支出没有到达预期,核心PCE物价同比符合预期。10月,美国新屋销售总数年化约为61万,预期72.5万,前值73.8万。10月,美国实际个人消费支出环比0.1%,预期0.2%,前值0.5%;同期,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2.8%,符合预期,前值2.7%。

  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略超预期,其中工业景气指数意外上行,服务业景气指数下行幅度超预期。11月,欧元区经济景气指数95.8,预期95.1,前值95.7;工业景气指数-11.1,预期-13.2,前值-12.6,;服务业景气指数5.3,预期6.2,前值6.8。

  日本:通胀超预期回升。11月,日本东京核心CPI同比2.2%,预期2.1%,前值1.8%。

  韩国:出口下行幅度超预期。11月,韩国出口同比降至1.4%,预期2.8%,前值4.6%。

  美国经济活动指数微幅回落。11月23日当周,美国WEI指数降至1.8(四周移动平均为1.84),上周为1.86(四周移动平均为1.92)。

  德国经济活动指数回落。11月24日当周,德国WAI指数降至-0.14(四周移动平均为-0.1),上周为-0.12(四周移动平均为-0.07)。

  美国抵押贷款利率大体平稳。11月27日,美国30年期抵押贷款利率6.81%,前一周为6.84%,前两周为6.78%。

  抵押贷款申请数量反弹。11月22日当周,美国MBA市场综合指数(反映抵押贷款申请数量情况)升至208,环比前一周+6.3%;前一周环比为+1.7%。

  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回落,续请失业金人数回升。11月23日当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21.3万人,前一周为21.5万人。11月16日当周,美国续请失业金人数190.7万人,前一周为189.8万人,两周前为187.2万人。

  最近一周大宗价格回落。11月29日,RJ/CRB商品的价值指数286.94,较一周前-1%,较两周前+2.6%。

  近期美国汽油零售价格出现小幅走低。11月25日,美国汽油零售价2.95美元/加仑,较前一周-0.1%,较前两周-0.5%。

  近期美国金融条件平稳,欧元区则边际趋松。11月129日,美国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0.83,一周前为0.81,两周前为1.01。同期,欧元区彭博金融条件指数为1.04,一周前为0.74,两周前为1.58。

  最近一周,日元、欧元兑美元互换基差均边际改善。11月29日,日元兑美元3个月互换基差为-44.2bp,欧元兑美元3个月互换基差为-3.5bp,一周前分别为-44.9bp、-4.3bp。

  近期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利差上行,投资级公司债利差平稳。11月29日,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利差2.66bp,投资级公司债利差0.86bp,一周前分别为2.58bp、0.86bp。

  美日国债利差下行,美欧国债利差走阔。11月27日,10年期美欧国债利差为198.9bp,一周前为196.3bp。同期,10年期美日国债利差为316.7bp,一周前约为333.3bp。

  德-意、德-葡国债利差收窄。11月29日,10年期德国-意大利国债利差、德国-葡萄牙国债利差分别为-116.2bp、-42.6bp,一周前分别为-126.3bp、-48.3bp。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2月2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如何理解特朗普对加、墨、中的关税威胁——特朗普贸易政策跟踪系列一&海外周报第69期》。

  20241113-张瑜:如何把握“验证”节奏?——张瑜旬度会议纪要No.99

  20241109-张瑜:好饭不怕晚,空间在路上——人大常委会新闻发布会点评

  20241106-张瑜:强势特朗普,迎接高波动——美国2024年大选速评

  20241103-张瑜:红or蓝,横扫or跛脚,如何交易?——2024美国大选系列四

  20241012-张瑜:诚意满满,增量潺潺——10.12财政部发布会点评

  20240915-张瑜:更高的财富,更强的现金流——美国居民超额财富的再思考

  20240910-张瑜:若美国挑起新一轮贸易战,与2018年有何异同?——出口扫描系列·对比篇

  20240909-张瑜:特朗普新关税主张对中国出口影响可能有多大?——出口扫描系列·复盘篇

  20240906-张瑜:解其必然,顺其自然——华创证券秋季策略会演讲实录

  20240806-张瑜:全球波动、日元套息与中国股汇的关系——基于十个交易事实的思考

  20240803-张瑜:十大部委机构如何谈改革?——深化改革学习系列之四

  20240713-张瑜:从“超额储蓄”到“超额财富”——美国经济防线的转变

  20240702-张瑜:一个有趣指标看地产企业的“预期”——去库全面跟踪系列三

  20240603-张瑜:全球制造业PMI回暖视角下的2024出口——出口扫描系列·机会篇

  20240519-张瑜:美国财政与货币的“权利游戏”——如何理解TGA余额的提升

  20240512-张瑜:金融数据“挤水分”,研判必须“淡总量”——4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40512-张瑜:打空转,等降准,看降息——2024年Q1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解读

  20240501-张瑜:三中、地产与汇率——四月政治局会议“5”句话极简解读

  20240416-张瑜:设备更新,哪些领域受益大?—— “更新”&“换新”系列五

  20240325-张瑜:全球货币政策转向在即,如何赚钱?——美国风险探测仪系列六

  20240324-张瑜:近200个能耗标准,哪些在提升?——“更新”&“换新”系列四

  20240204-张瑜:美联储停止缩表的五节点与三阶段——美国风险探测仪系列五

  20240129-张瑜:美元指数影响进一步下降——2024年CFETS新权重简评&海外周报第37期

  20231228-张瑜:珍贵的好消息,本轮毛利率或已见底——11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

  202401110-以我为主,向“低价”亮剑——2024年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理解

  202401015-向“低价”亮剑后,金融指标后续如何跟踪?——2024年9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40811-央行的三个关切——2024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理解

  20240616-机关团体存款回落主导M1同比下行——2024年5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40512-张瑜:金融数据“挤水分”,研判必须“淡总量”——4月金融数据点评

  20240405-货币政策的变与不变——2024年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理解

  20240317-底部已确认,向上仍需等——2月金融数据和MLF操作点评

  20241115-美债利率上行:通胀叙事or赤字叙事?——10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20241109-特朗普新政怎么样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11月FOMC会议点评

  20241103-非农爆冷与失业率持平的分歧何解?——10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20240908-或不需要以50BP作为降息开局——8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20240824-降息时机已至,路径存疑——杰克逊霍尔年会鲍威尔演讲点评

  20240821-24个领域的左与右:哈里斯&特朗普——2024美国大选系列三

  20240804-美国失业率飙升:让子弹再飞一会儿——7月美国非农数据点评

  20240614-后续降息变数的关键更偏向于就业——6月FOMC点评&美国5月CPI点评

  20240321-联储偏鸽,降息预期修正风险仍存——3月FOMC会议点评

  20240204-强劲非农背后的两个干扰与两个影响——美国1月非农数据点评

  20240202-降息预期落空,美债利率不升反降?——1月FOMC会议点评

  20240116-补库会导致核心商品再通胀吗?——美国2023年12月CPI数据点评&海外周报第35期

  20231231-重启学生贷款,是否会是美国消费的最后一根稻草?——美国风险探测仪系列四

  20231129-天量美债基差交易能否平稳落地?——美国风险探测仪系列二&海外周报第29期

  20231116-技术性调整的通胀反弹风险消退——美国10月CPI数据点评

  20231013-通胀“宽度”比通胀“高度”更重要——美国9月CPI数据点评

  20230921-或不宜过度看重政策利率中枢的上移——9月FOMC会议点评

  20230903-五个视角看美就业市场持续迈向正常化——美国8月非农数据点评

  20230616-如何理解“停而未止”的美联储?——6月FOMC会议点评

  20230604-就业数据对联储和市场意味着什么?——美国5月非农数据点评

  20230511-什么样的通胀和就业可让联储降息?——美国4月CPI数据点评

  20230506-就业韧性强化维持高利率的必要性——美国4月非农数据点评

  20230415-加息结束看什么信号?经济还是通胀?——3月非农数据点评

  20230324-因子投资与机器学习及业绩归因——海外论文双周报第15期

  20230323-美联储难题在于利率敏感性不对称——3月FOMC会议点评

  20230316-市场预期大幅度波动会影响联储加息节奏吗?——2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20230311-日银新行长可能带来什么政策调整?——3月日央行货币政策会议点评

  20230302-关于反通胀,历史会告诉我们什么?——海外论文双周报第14期

  20230213-美国就业市场真得如此紧张吗?——海外论文双周志第13期

  20230216-当下跟2022年3季度一样吗?——1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20230204-日本“失落的十年”与居民消费——海外论文双周志第12期

  20230203-美股“抢跑”转向,警惕后续补跌风险——2月FOMC会议点评

  20230114-美国通胀:油、房、商已缓,“人”紧是关键——12月美国CPI数据点评

  20221215-市场预期主要央行加息周期何时见顶?——12月FOMC会议点评

  20241021-9.24以来,增量政策落地如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8期

  20240910-市场准入“十条”的5个边际变化——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6期

  20240823-加快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3个“新”的产业提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5期

  20240811-城镇化政策三点新变化:资金、地区、产业——评新版城镇化五年行动计划

  20240807-关注三中全会和政治局会议后续部署——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4期

  20240805-加力的3000亿:钱花到哪?——“更新”&“换新”系列六

  20240801-45年价格改革:历程、当下与未来——深化改革学习系列三

  20240724-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任务、脉络与共识——深化改革学习系列一

  20240621-“以深化改革促进高水平发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2期

  20240530-地方金融机构改革中的四点转变——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1期

  20240515-立法计划中透露的财税改革信号:评人大及国务院2024年立法计划——政策观察双周报第80期

  20240419-服务业的又一次重要制度型开放:评首张全国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9期

  20240404-社保分红管理新政:变化及体量测算——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8期

  20240201-安全是题眼:新版产业指导目录四问四答——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5期

  20240223-产能设备能效新规:变化及影响——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6期

  20240201-安全是题眼:新版产业指导目录四问四答——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5期

  20240104-“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更关注哪些困难和挑战?——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3期

  20231218-部委和地方如何落实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2期

  20231205-“十四五”规划中期进展如何?——政策观察双周报第71期

  20231102-国务院组织法修订的三个关注点——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9期

  20230926-26城地产放松到哪?还有哪些空间?——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6期

  20230913-10大行业稳增长方案透露哪些信息?——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5期

  20230822-下半年外资政策的三大可能方向——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4期

  20230803-超大城市瘦身健体如何理解?如何推进?——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3期

  20230624-国务院立法计划透漏哪些信号?——政策观察双周报第60期

  20230607-中国-中西亚合作30年:战略意义、合作历程及重点领域——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9期

  20230520-不只是海参崴!一文读懂中俄远东合作——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8期

  20230425-央、地逾百场调研都关注什么?——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跟踪系列一

  20230406-浙江如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政策观察双周报第55期

  20230326-关注海南自贸港:十件大事落地情况回顾——每周经济观察第12期

  20230206-2023年海内外有哪些“大事”?——每周经济观察第5期

  20221227-移动靶时代:边开枪,边瞄准——宏观2023年度策略报告

  20220815-当宏观可以落地·2022版——16小时千页PPT邀邀约!

  20210909-中国政经体系与大类资产配置的指标体系——2021培训系列一

  20210910-旧瓶如何出新酒?200页PPT详解中国宏观经济特色分析框架——2021培训系列二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别的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别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商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有关规定法律责任的权利。

上一篇:中小企业怎么样才能做到外贸合规

下一篇:新融合、新动向、新秀场 设计师必赴的「选材」盛宴明年上海酒店工程设计与用品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