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ayx爱游戏app体育官方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日渐增长,尤其在健康管理、文化旅游、美妆护肤、智能科技等方面,与年轻人的消费行为结构重合度高,边界逐渐消融。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缺口,理想化的适老化产业链应在满足老年群体基本生活刚需的同时不断拓展完善,多方位提高银发族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上海老年人口规模呈现出逐步扩大的趋势。市民政局发布的最新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总人口的37.4%;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占比为5.4%。
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同时,大量心态年轻、经济宽裕、时间充裕、对生活质量颇有追求并且身体健康情况不错的“新老人”正在出现,他们对于消费多层次、多样化的理解、偏好和需求,也在对既有适老化产品的覆盖面提出更高要求,不断重塑适老化产业链的构成。
如何实现从“满足刚需”到“品质养老”的跃升?两会会场上,许多代表委员就如何以更精准的需求为导向,推进养老服务、发展银发经济纷纷建言。
无论何种养老场景,满足“刚需”都是养老服务的一条底线年,上海开始全方面推进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提供涵盖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日常生活场景的百余种产品。
然而,不少代表委员发现,现行补贴局限于固定菜单项目,产品和服务的丰富度、专业度不够,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市人大代表、上海夕悦老年颐养服务中心理事长颜铭爱注意到,不少老年人在适老化改造的套餐里选不到想要的产品。
市人大代表、上海开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孙慧也注意到这一问题。她建议将固定项目清单升级为全屋适老化整装弹性补贴,并依据老年人年龄、收入、身体健康情况等因素,制定分级分类补贴方案。
市政协委员、上海金之福养老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兵建议,逐步放开适老化改造服务市场,建立咨询服务与工作评估、安装与验收等规范体系,加强服务机构准入与退出管理,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社会化、市场化发展。
养老科技也是不少代表委员讨论的热点。市政协委员,上海润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葛琼说,陪伴式数字机器人能通过数字人提供心理慰藉与社交陪伴,提醒服药、指导运动,还能播放音乐、讲解小说丰富休闲生活,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的潜在能力和社会效益。
但当前养老科技存在供需错位现象,表现在产品普遍重技术、轻需求,落地应用难。市人大代表、农工党上海杨浦区委主委吴晓童提到,有的产品过度“智能”、使用复杂,反而引起老年人不适,比如有的防跌倒感应设备,过于灵敏导致频频误报的情况,有的智能窗帘,感应式开关老人不但找不到,还容易误触。
市政协委员、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经理李琛浩建议,企业应将老年市场进行细分,根据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针对性生产不同的产品。
医养结合方面,民革上海市委提交的一份提案指出,目前养老护理型床位、认知障碍照护床位、老年人家庭病床、家庭照护床位、安宁疗护床位等由不一样的机构提供,并归属不同的主管部门管理,转换的通道非常有限,难以满足老年人对连续照护服务的需求。提案建议,在全市层面建立老年照护床位联动机制,整合床位照护服务。
如果说轮椅、拐杖、扶手等刚需适老化改造是一道“基本题”,越来越细分的养老需求,要求上海答好更多的“加分题”。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银发人群的消费需求日渐增长,尤其在健康管理、文化旅游、美妆护肤、智能科技等方面,与年轻人的消费行为结构重合度高,边界逐渐消融。”在市人大代表、上海自然堂集团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经理陈娟玲看来,目前,市场上已有的产品已不能完全满足老年群体的特别的条件,高品质的养老服务供给存在缺口,理想化的适老化产业链应在满足老年群体生活刚需的同时不断拓展完善,多方位提高银发族的生活质量。
她建议研发老年群体专用的健康产品和服装产品、联动健身房增加银发人群的训练规划,让每个市民都能精致体面地迎接自己的银发时代。
“不能用停滞的目光去审视当下的老年群体需求”,今年两会现场,许多代表委员都有这样的共识。市人大代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院长汪泓曾针对上海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开展过数据调研,结果显示,上海老年人除了对于日常衣食住行的刚需外,个性化需求、文娱活动及心理咨询等精神活动也日益成为老年人的迫切需求。
在汪泓看来,细致梳理老年群体的需求,不仅能有的放矢地呼应需求,也将进一步刺激消费需求,助推“银发经济”发展,为实现经济与社会协同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但就目前来看,市场需求的激发还存在一定阻碍。
“当前老年文旅在需求端很旺盛,但在供给端却面临法律和法规、保险制度不完善,门槛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导致纠纷频繁。”徐兵说,目前文旅消费仍然以中青年、亲子为主要目标客群,缺乏针对不同健康情况老年游客给予特殊照顾、适合其兴趣爱好的文旅产品。
市人大代表、上海春秋国际旅行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周卫红也建议,鼓励本市有条件的旅游企业开发适合高龄老年人的旅游服务产品,积极构建老年人旅游安全保障机制,对景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并完善老年旅游服务的品质的监管办法。此外,还应鼓励保险公司设计覆盖高龄老年旅游者的保险产品,突破现有对旅游者年龄限制的框架,扩大承保年龄范围,从多方面满足老年人对旅游服务产品的需求。
汪泓还提到,打造满足多元需求的养老服务新产品,离不开完善的需求评估制度。应就老年人收入水平、年龄结构等衡量指标,定期展开实践调研,以确定保证产品和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聚焦多样化需求,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创新养老服务产品和模式,推动养老产业的持续发展。